0431-85646722
引大济湟:世纪工程圆梦今朝
作者:邵呈龙 浏览量:1695

            已建成的北干渠渡槽。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青海人就梦想着将富余的大通河水引入湟水河。2008年5月“,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项目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立项,标志着“引大济湟”工程进入实质性阶段。

青海水利部门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目前,黑泉水库、石头峡水库实现下闸蓄水,北干一期完工后正在进行竣工验收前的准备工作,总投资33.6亿元的北干二期已完成投资15.29亿元,总投资46.79亿元的西干渠已完成投资21.57亿元。

特别是北干渠二期工程中号称“西北地区高海拔、高水头第一倒虹吸”顺利合龙,西干渠渠首取水工程顺利完工,调水总干渠工程进行试通水,加速了“引大济湟”后期工程建设进度。

“引大济湟”整体工程完工后将年调水7.5亿立方米,“旱改水”6.67万公顷,为我省东部城市群300万人提供饮用水、湟水干流各工业园区生产用水和东部百里长廊特色现代农牧业用水及生态用水。

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后将为我省东部地区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用水保障。

引大济湟工程建设管理局马福印介绍,“引大济湟”工程总投资达140亿元,计划于2021年全部完工,2022年全线通水。

 

互助土族自治县蔡家堡乡从北干一期南门峡四支渠引水浇灌。

世纪梦想今圆梦

“听说山后这条渠即将通水,一直期盼着,有生之年还能种上浇水的庄稼,实话想不到啊!”经过山大沟深、靠天吃饭的海东市乐都区共和乡联星村农民马英太家的这条渠正是引大济湟工程中的北干渠一期工程。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青海人就梦想着将富余的大通河水引入湟水河。1958年,省委决定兴建“引大济湟综合利用工程”,位于达坂山的调干总渠正式动工。但终因投资规模庞大、设备落后、人员不能保证等原因于1959年8月被迫停建。

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2008年5月“,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项目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立项,标志着“引大济湟”工程进入实质性阶段。

马福印介绍,引大济湟工程主要由“一总、两库、三干渠”组成,分别是调水总干渠,石头峡水库、黑泉水库,北干渠一期、北干渠二期和西干渠工程。工程分三期实施:一期为黑泉水库、北干渠一期;二期为调水总干渠、北干渠二期、石头峡水库;三期为西干渠。

从引大济湟工程总体布置图上看,该工程从门源回族自治县境内的大通河引水,通过调水总干渠穿越巍峨陡峭的达坂山,将水引入位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宝库乡的黑泉水库,在此又将引水分为两路。一路由黑泉水库北行,经互助土族自治县、平安区、乐都区,最终到达海东市乐都区马场乡。另一路由黑泉水库西行,南至湟中县甘河工业园区。

其中,北干一期工程途经我省东部湟水河流域北岸的浅山干旱地带,总干渠长116.42公里,支渠长289.38公里,主要补给沿线城镇工业和生活用水、农村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兼生态建设用水,控制灌溉面积2万公顷。

北干二期是一期的续建配套工程,将覆盖大通、互助、乐都三县区的部分地区,干支总长317.64公里,控制灌溉面积达2.67万公顷。西干渠干支渠总长444.04公里,以工业供水和农业灌溉为主,兼顾城镇生活用水,控制灌溉面积2万公顷。

为让这项“一号水利工程”尽早造福各族群众,从1996年9月12日,黑泉水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到如今北干二期、西干渠各标段四十余家施工单位在紧张有序地加快建设,“引大济湟”工程已完成工程总量的70%。

记者了解到,作为引大济湟工程反调节水库的黑泉水库,于1996年9月12日开工建设,2001年11月下闸蓄水并投入运行;作为“引大济湟”工程的龙头水库——石头峡水库,于2008年7月工程开工建设,2014年12月10日实现下闸蓄水;作为“引大济湟”工程的骨干工程——调水总干渠,于2015年6月30日隧洞已全线贯通,当年12月15日,隧洞成功实现试通水。

而北干一期于2006年9月开工建设,2015年11月26日干渠建成,2017年10月30日支渠完工。自2016年11月和12月开工建设的西干渠、北干二期工程,已分别累计完成投资21.57亿元和15.29亿元。

马英太说,就能将自己半辈子的期盼变成现实,他也会用大通河引来的水浇灌农田。“到时我会多种点经济作物,还要修上一座温棚,那时收入就会年年增加,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

已建成的黑泉水库。

啃下最难的骨头

“作为青海‘一号水利工程’的引大济湟工程,所经之地,山脉阻梗,沟壑纵横,地质复杂多变。”参加调水总干渠工程的项目总监赵兵星说,当时来自国内外的各路建设者遇山凿洞,遇沟架桥,遭遇了难以预想的地质构造和突发情况。其中,调水总干渠达坂山引水隧洞作为引大济湟工程的突出难点和最难啃的骨头,是否顺利掘进成为整个工程的关键。

调水总干渠引水隧洞总长24.2km,进口段的3公里主体工程采用人工钻爆进行开挖,用时7年时间,于2011年10月完工。为赶工期,2012年发包人与意大利CMC公司签订了“赶工施工协议书”,决定在进口3公里处增加一台TBM。2013年3月18日这台TBM开始掘进,与出口TBM机相向掘进。

据了解,TBM掘进机是集机、光、电、气、液、传感、信息技术于一体的隧道施工成套设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施工快速、优质、高效、安全、环保等优点。能同时完成破岩、出碴、支护、管壁衬砌等作业,可连续掘进,工厂化施工。通过之处隧洞基本完成,是加快工程进度最理想的施工机器。

当时虽有这么先进的掘进机器,但调水总干渠工程进展并非一帆风顺。曾参加建设的省水电集团生产技术部部长程伟萍告诉记者,2006年10月,TBM从出口掘进,到2008年4月,当掘进完成6762米后,遇到了F4、F5断层破碎带,TBM首次遭围岩塌方卡机。至2010年10月先后共塌方卡机11次,使TBM掘进无法进行。

“这期间发包人、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前后8次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及工程院院士进行咨询、探讨,先后采用了六种施工方案均未成功。后来经专家探讨,在进口3公里处又增加了一台TBM掘进机进行施工。同时,为出口段TBM掘进机恢复施工,还开挖一条旁通洞绕至TBM机头前,再开挖一个TBM安装洞室进行TBM检修升级改造安装。”

程伟萍说,为啃下这块硬骨头,造福青海人,施工各方引技术、研方案,24小时轮流作业。在TBM设备组装维修期间,还采用人工钻爆的办法开始隧洞上半部分的掘进,剩余部分利用TBM进行开挖支护,确保了工期目标的实现。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6月,国家重大水利工程、我省“一号水利工程”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引水隧洞全线贯通。当年12月14日,实现试通水。目前,调水总干渠隧洞正在进行竣工验收前准备工作。

TBM机维修。

安全保质推进度

总干渠最长、支岔渠密布。引大济湟工程中的北干渠工程,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黑泉水库起头,途经我省东部湟水流域北岸的浅山地带,干支渠长达700多公里,一直延伸向海东市乐都区马场乡。

所到之处,如人体动脉和毛细血管,以辐射状的态势浇灌和滋润我省东部主要农业区的4.67万公顷浅山干旱地带。这是一项以城镇工业和生活用水、农村人畜饮水、农业灌溉为主,兼顾生态建设用水的大(Ⅱ)型水利工程。

引大济湟工程建设管理局张伟峰介绍,北干渠工程分一期和二期实施。一期工程终点将到达乐都区共和乡麻叶磨沟,总干渠长116.42公里,支渠长289.38公里,控制灌溉面积2万公顷。二期是在一期的基础上进行续建配套,将覆盖大通、互助、乐都三个区县的部分地区,干支渠总长317.64公里,控制灌溉面积2.67万公顷。

北干一期自2006年9月开工,已于2015年11月26日干渠建成,2017年10月30日支渠完工。记者了解到,由于山脉纵横,沟壑林立,北干一期工程穿越了49座干渠隧洞,合计长达85.6公里,占干渠总长的73.1%;架设了30座渡槽,长达4.9公里,占干渠总长的4.2%。

各路建设大军在沿线各标段用人工钻爆开挖,先后经历了塌方、冒顶、涌水、流沙和断层等各种复杂地质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学管理、精心施工,为北干一期工程早日贯通创造了条件。

“从大通到互助南门峡段,山多沟密,沿线六乡一镇,全长40多公里,隧洞就有36公里。其间要通过古生界远古界、中生代和新生代的角闪片岩、紫红色砂岩、粘土岩等近百种岩层。”北干一期施工地质代表姚恒军工程师说,当时在隧洞开挖过程中出现了罕见的着火,流砂,塑性变形,涌水,大断裂等几种特殊地质现象,使工程进度几近停滞。

就在北干一期施工中,2标段1#洞出口进行爆破后底板渣堆起火,火苗最高达40多厘米。为安全起见,工人迅速撤离,施工人员随即取样送到西宁化验测试,最终确定起火原因为岩石局部磷灰石富集,爆破后碰撞摩擦起火。施工方采取锚喷封闭围岩,通风,淡化后才将险情解除。

2006年9月,位于大通县药草乡安家村的隧洞开挖后,洞中的断裂段比勘探时增加200多米。由于施工单位对围岩厚度不清楚,药量控制不好,加上地下水作用,产生了冒顶塌陷。经地质专家们研究后,施工方用超前锚杆,导管结合钢拱架等方法,一米一米推进,等到大断裂开挖、砼浇筑完毕,用时达420天。

最让施工人员头痛的是时常出现的有害气体。在6标6#洞进口掘进时,工人们集体出现呼吸困难,头晕,工作超过1小时后还出现了呕吐晕倒。经查开挖中这些岩层产出大量一氧化碳,由于通风不畅,洞内有害气体富集,致使施工人员受到伤害。经过岩面封闭喷护和加强洞内通风换气后,再未出现异常。

调水总干渠出水口。

环保先行护生态

加快水利建设,兴建引大济湟工程,这不仅是全省人民半个多世纪的梦想,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生态工程。几代建设者将生态立省、植绿护绿、保持水土、美化家园,作为工程的关键环节进行建设。

“黑泉水库自2006年8月竣工验收后,每日为西宁第七水厂提供5万立方米的洁净水源。目前水库水域外沿200米、上游40公里、下游5公里区域已成为一级保护区,根据省、市、县三级水质检测,水质已达到地方水二类水质,成为我省最好的水质水源地。”黑泉水库管理处主任马正海介绍说。

站在黑泉水库的大坝,库区内青山环绕,满目青翠,掩映着一汪碧水,如世外桃源一般,引来过往车辆上的行人驻足、留影。

为保护好水源地的生态环境,近年来西宁市对宝库河流域生态环境进行科学防治,并加强了对库区周边天然林的保护。水库管理处也年年对库区进行植被的绿化和改造,每年还向水库投放60万尾高白鲑鱼苗来净化水源。

在调水总干渠的进水口,记者看到除了水利设施,洞外原来的弃渣场上已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植被,看不出当年的施工痕迹。调水总干渠工程项目总监赵兵星告诉记者,主体工程都是地下隧洞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轻,主要在施工期间产生废水、废气、噪声及占地,这些影响已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

在施工中,各单位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砂石料加工产生的废水,通过三级沉淀池,集中沉淀后循环利用,做到了不外排。隧洞掘进中产生的废水,通过进、出口段的标准废水站进行处理,均实现了再循环利用。

赵兵星说:“工程建成后,将对大通河鱼类种群和资源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我们已在环保措施方面投入了4000万元,在泄洪冲沙闸下游右岸配套建设了横隔式鱼道,来确保河道生境的连通性。这些措施在青海已建和在建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尚属首次,将最大可能减少和避免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西干渠建前工程的几个主要隧洞将穿过天然林密集,植被丰富的地区。各施工单位冒着坍塌的危险,均采取提前进洞的施工方法,来保护原始林木。

“为保护这些林木,我们将入洞口提前了60米,但山脚的岩层为粉质土层,比较疏松,容易造成坍塌,就采取短进尺、弱爆破、50公分就搭建弓形骨架的方法人工开挖,仅洞口的这几十米就用了一个月时间。”西干渠建前工程项目部副经理杨宗斌介绍说。

为达到环保要求,无论在北干渠,还是在西干渠的各个隧洞中,施工方都将生产的废水经过三级过滤后达到排放标准后才排入河道。废渣填埋的沟壑处,施工人员先将草皮和熟土铲起,再将废渣铺成梯田状,最后将草皮和熟土回填,在不影响生态的前提下,使废渣场建成易于复种草木的梯田,完工便恢复成了原来的草地。

 

 

 

 

 

 

 

 

整理人:邵呈龙/审批人:许彦茁

摘录自:青海新闻网

日期:2019年9月12日

企业文化
联系方式
0431-85646722
2652163410@qq.com
Copyright·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吉林省新时代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建议使用 IE6.0 以上浏览器 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 管理登录 吉ICP备20220034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