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1-85646722 |
|
0431-85646722 |
|
作者:刘杰 浏览量:2103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29日在此间举行的情况说明会上表示,目前工务署正在与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观海栈桥建设的承包商完善终止合同手续,剩余工程的方案优化已完成,待优化方案批准和完善终止合同手续后,工务署将立即组织实施,并力争在年内完成整个工程的建设,该工程不会存在“烂尾”的问题。 近日,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观海栈桥的建设情况受到深圳市政协委员李毅及部分公众、媒体的关注。据深圳建筑工务署有关人士介绍,深圳湾滨海休闲带东起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西至深圳湾口岸南海堤,由东至西南共分A、B、C三个区域,岸线长约 深圳湾滨海休闲带建成开放后,成为市民休闲的场所,自开园至今,日平均接待游客2-3万人,节假日接待游客人数高达20万人,市民对项目建设总体满意。同时,项目也由于顺应自然、恢复生态的建设理念,成为深圳市创建国家低碳生态城市的示范项目,获得广东省风景园林优良样板工程金银奖、省宜居环境范例奖等多种奖项,并被广东省住房和建设厅推荐参加全国宜居环境范例奖评选。 深圳湾滨海休闲带工程共分为17个标段建设,目前受到关注的为其中的A、B、C段桥梁工程这一个标段。工程内容由弯月山谷桥,海韵1、2号桥,大沙河口桥,南北观海栈桥及公安边防码头等子单位工程组成,工程合同总价4799.2467万元。其中弯月山谷桥、海韵1号桥、海韵2号桥、大沙河口桥等桥梁造价为1800万元;南北观海栈桥工程造价约为2870万元,公安边防码头工程造价约130万元。 2004年,根据深圳市政府要求,有关部门开展了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规划设计方案国际招标。根据中标方案,在深圳湾大桥两侧各设一座观海栈桥,观海栈桥属深圳湾滨海休闲带景观工程的一部分。2006年10月,深圳湾滨海休闲带总体设计方案经过市政府四届三十九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08年和2009年,该项目分别通过了整体设计和桥梁专项设计的两次专家论证会,形成了现有的设计方案。设计单位据此完成了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 2009年12月完成桥梁工程招标;2010年3月开始桥梁工程建设,2011年6月底弯月山谷桥、海韵1号桥、海韵2号桥、大沙河口桥等桥梁完工并交付使用。 2010年5月,为确保深圳湾公路大桥的绝对安全,深圳市政府研究决定暂缓深圳湾大桥上、下游 为了将栈桥和码头实施可能对深圳湾大桥的影响降到最低,也为了加快推进南、北栈桥的建设,为市民提供一个观海、亲海、观看大桥的滨海休闲场所,在充分论证和研究基础上,深圳市规土委、城管局、工务署等有关部门组织对南北栈桥设计方案和码头位置进行局部优化调整。2011年7月,调整后的设计方案经规划国土部门审批同意,工务署着手施工图设计及施工准备工作。 据介绍,2011年12月,南北观景栈桥及边防码头各项准备工作就绪,施工单位按调整后的设计图纸开始栈桥桩基础施工。由于前期设计调整的时间较长,栈桥方案局部优化调整后,水文、地质等施工条件发生了变化,建筑材料价格相比当时已有上涨及工程量部分增加,而当时签订的合同为不可调差的固定单价合同,因此施工单位对整个观海栈桥的后续建设始终处于不积极状态,现场施工进度严重滞后。 针对现场施工进度缓慢的情况,工务署多次与施工单位协商,并通过约谈公司负责人、发函、履约评价等措施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要求其加快施工进度。但承包商对合同履约条件提出异议,双方分歧较大。在双方谈判过程中,工期又延误了一段时间。2012年9月,承包商在完成部分桥桩后以书面形式正式提出了终止合同的申请,施工现场在此之后基本处于停工状态,无法按计划在2012年底完成两座观海栈桥的建设。 深圳工务署有关人士称,现在公众所看到的桥桩是按照调整后的设计方案建设的,将在后续工程中全部使用,实体工程上不会造成浪费。由于建筑材料、人工等较当时已有上涨,但是我们将在后续工程建设中进一步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以节约政府投资。因此,总体工程造价在此过程中可能会有增有减,最终需待工程结算审计后确定。 目前深圳建筑工务署正在与承包商完善终止合同手续,剩余工程的方案优化已完成,待优化方案批准和完善终止合同手续后,工务署将立即组织实施,并力争在年内完成整个工程的建设,该工程不会存在“烂尾”的问题。 深圳建筑工务署对工期延误和解释不到位表示歉意。称栈桥工程工期延误,造成部分公众的误解,与工务署未能及时发布信息和对公众的解释不到位有关,对此深表歉意。并诚恳接受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的批评,并表示要充分吸取此次教训。 该人士还表示,在今后的政府工程建设过程中,工务署将进一步加强公共工程的市民参与及公共关系管理,并将在今后的政府工程特别是市民关注的民生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大建设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如重大项目设计方案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征求意见,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和新闻媒体视察重大项目建设等,让公众更多为政府工程建设建言献策。 来源:中国建材网 整理人:刘杰 |